有时候在线配资网站,居住在海外的华人后裔对中国的看法,比那些从中国移民出去的华人要更加客观、理性。这种现象着实令人唏嘘,似乎充满了讽刺意味。
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原因,我常常往返于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。为了节省旅费,我会选择一些中途经过第三国转机的廉价航班,虽然航程因此延长,但每次旅行总能带来一些新的发现,完全值得忍受漫长的飞行时光。
有一次,我乘坐的航班需要在越南胡志明市转机,停留时间长达五六个小时。闲暇之余,我便在机场随意地溜达。品尝了当地著名的牛肉粉后,我决定前往吸烟室,享受一根香烟来放松自己。可是翻遍了全身的口袋,却发现香烟早已在托运行李中。正当我为自己的失误而感到尴尬时,身旁传来了一句流利的英语,询问我是否需要一根香烟。转头一看,是一个面孔典型的华裔青年,面带微笑,态度非常友善。我接过香烟,点燃后对他表示感谢,并顺便解释了自己忘记带烟的原因,随后便顺势问起他是哪里人。令我略感失望的是,他明确表示自己是新加坡人,而非中国人,但却能讲流利的普通话。随着他熟悉的东南亚口音飘来,我们之间的对话便这样自然地开始了。
展开剩余75%这位小伙子告诉我,他从未去过中国,但通过网络了解到今天中国的飞速发展,甚至当地的电视台也播放中国的电视剧,这让他对中国的现代生活有了不少了解。他不时向我提出各种感兴趣的问题,得知我对祖国发展的自豪时,他表示非常钦佩。作为一名信息电子行业的从业者,他对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进步感到十分羡慕。他提到,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,受到地理和人口规模的限制,在科研投入和实际应用的广度上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。
尽管如此,他仍然为新加坡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理念感到自豪,并表示如果有机会,未来一定要亲自去中国看看,除了旅游,还希望能够通过工作了解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国家。谈到华人文化的传承,他告诉我,东南亚的华裔从未忘记祖国的传统文化,始终将中华文化薪火相传。尽管他并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,但从血缘上讲,他依然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,拥有相同的文化基因。
我们的交谈在登机广播的提醒中打断。小伙子留下了剩余的半包香烟,笑着说知道澳洲的香烟价格昂贵,便把这包烟当作礼物送给我。在告别时,他匆匆离去,我们没有互留联系方式。毕竟,我们本就是在异国的机场偶然相遇,能够顺利交谈便已足够,大家互道一声珍重,便各自散去,显得洒脱又自然。
与在澳大利亚的老移民相比,这位新加坡华裔似乎更能够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,并且愿意期待民族复兴的未来。然而,一些早期移民到澳大利亚的华人,尤其是来自港台的同胞,却常对今天的中国现状嗤之以鼻。即使面对真实的情况,他们往往宁愿相信一些外媒对中国的负面报道,而不愿接受国内媒体的正常报道。每当我尝试与他们细致地分析、反驳时,他们甚至会嘲笑我是被所谓的“XX报”洗脑,结果往往使得我们争论不休,气氛变得尴尬。为了避免触及他们的敏感点,我通常会避免讨论中外优劣的问题,因为这会伤及他们的自尊心。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远离故土太久,思想仍停留在过去的社会现实中;又或许是深受西方媒体的影响,无法客观看待问题;更可能的是,他们明明知道事实,却选择回避,因为这样可以维持心中的优越感,不必与今天的中国人平起平坐。
这种情况与东南亚华裔的态度有所不同。东南亚华裔就像是富裕国家的亲戚,看到故土的巨大变化,感到由衷的高兴,心中无愧。而那些早年逃离贫困的中国人,今天看到中国突飞猛进,经济崛起,可能会因为自己曾做出的选择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,觉得当初的决定并不那么理想。
幸运的是,随着更多新一代移民和留学生的到来,以及二代移民的成长和世界接轨,昔日那些带有鄙视的言论已经逐渐减少。尽管偶尔还会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,但大多数人已经不再理会他们。那些曾经不满的老一辈,最终也只能自我安慰,认为自己已经年老,宁愿在这片异乡的土地上度过余生。至于外面的新世界,年轻一代可以自由翱翔,他们可以去追逐自己的梦想。
这种态度,是一种无奈的接受现实,还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后的妥协,或许我们永远无法完全知道。但无论如何,我始终相信,无论你持有哪个国家的护照,你永远都是龙的传人。今天的中国不需要你来歌功颂德,但也绝不允许你去抹黑她。
发布于:天津市驰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